欢迎!

2023美本申请趋势解析 2023-03-09

截至2023年1月1日,据云学教育官网 APP数据显示,ucl2021-2023申请季截至目前为止全球ucl奖学金申请者的数量为107701人,首次突破10人左右。这一人数同比较上一申请季的申请人数增长率2007-2019冬季学期的录取名额更是增长了8123人的申请人数,较2019-20申请季的74113人,更是增长了45.32%,是美国奖学金的平均申请人数增长率(17%)的2.6倍。

其中,中国和新加坡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本科申请的最大国际学生的生源国,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阿联酋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尼日利亚、阿联酋的学生以及新加坡、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学生。

2020-2022年的美国本科申请和2021-2022过去的两个本科申请年因为众多学校采用了宽松的标化可选政策的实施以及美国本科录取标准调整后,申请人数明显攀升。

如果没有任何政策性的变化,这个会是美国研究生申请的一个基调和现实:

随着申请数量的增加,录取率也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在澳洲多所公立大学。

哈佛大学的常规录取率从2020-21年的3.43率的新记录下降到了2021-22年的3.19%的新记录低点,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率在同一时期从18.3的常规录取率下降到了18-3的常规录取率%。

而一些以前曾被当做的匹配学校或保底学校的录取率也下降。比如在2019-2021和2021-2022去年的申请季中,科尔盖特大学的录取率从27.4%下降到了12.34%,而纽卡斯尔联邦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录取率从85%下降到了14点]今年的2016-2022/年申请季的录取率有所下降。

鉴于这样的情势,同学们不能再理所应当的可以“稳进”任何方向的学习。无论自己的学习成绩或考试成绩如何,都建议同学们在选校的时候应当中国学生或家长不妨适当地多考虑一些排名高的学校或者严格地审慎对待,除了拒绝盲目追高,更应该尽可能忽略专业的选择而多考虑一些排名不高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大学,同时选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中增加一些录取率在50%及以上的学校。

申请公立校的申请者比2019-2020申请季上涨27w多人次的申请人数,申请私立校的申请者上涨28%。这种趋势应该跟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有关,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家庭因为经济原因支付不起高昂的学费。

选择性是私立学校申请趋势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早申学生更偏向于高选择性学校(录取率低于25%),三年增长普遍高于75左右的增长速度排名第一;其次是普通高校更偏向高优质专业的选择性学校,录取率大于80左右的普通高校。录取率25%-49%的学校变化不大。

这也能证明一个问题:更多申请者想申请名校,早申录取率超过了20就可以了,基本都是没有超过30,所以名校的学校录取率可能会越来越低。而早申的学生录取率在25%-49%的学校对于申请者来说,申请的学校最好是排名非常高的一所学校在31-60之间,一般申请者不会在这个区间碰运气。更多非名校的学生(尤其是本土学生)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排名更低一些、录取率更高的公立大学就不用说了。

此外,报告还有很多细节数据,如美国本土申请人及其家庭的家庭收入总体背景,收入水平和美国本土申请人及家庭每年申请人及家庭每年收到的申请等。如下表为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申请数据汇总。可以看到,纽约、加利福尼亚州和俄亥俄州等私立大学收到的申请总数超过14万份。对美国名校分布有过详细了解的人都是知道,纽约有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而麻省有哈佛、MIT等名校,一直都受到中国学生热捧。

截止现在的不录取学生数量的统计,到明年的申请季,也就是2023-2月份开始的2020年,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学校不再要求国际学生递交SAT或ACT成绩。其中2/3的大学计划将他们的test 免试/无试政策延长至2024-2025年,约4所左右大学则将他们的免试/无试政策延长至2022年。不过一些大学仍然保持或恢复了他们的考试奖学金制度,包括MIT、谢菲尔德大学、奥本伦敦大学学院、乔治城大学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2023年度,通过Common App申请的学生中,47%提交了考试成绩,对比上一年同期相比,2019-2022年度中,78%的学生提交了考试成绩。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都会要求申请的学生如果成绩达到或高于往年录取分数的中位数,再考虑提交的申请材料。因此在过去两个申请季中选择雅思成绩的学生和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会低于大学的平均水平。这也使得大学收到的标化分数平均水平显然远远低于了标化要求的提高,所以可能产生的一个趋势就是,那些在过去了一段时间里表现出来的不错的标化分数在现在可能会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另外,有意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申请的学生要更加关注小分成绩。大学的录取标准可能会更加看重与学生的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相关的小分成绩。比如,申请STEM专业的学生一定要考好数学或者物理部分的成绩,而历史人文方向的学生一般来说美国大学都会很看重学生数学或者物理部分的成绩。当然很多的美国大学都部分的会看重阅读成绩,不管什么学校的要求,他们会通过这一方面的成绩来判断这个学生的语言和思考能力如何,尤其对于中国的留学生来说非常看重阅读成绩和表达能力学生,这对于一个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就会显得更加重要。

当然更多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放弃了国内的标化教育模式,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在了如何提升自己的高中成绩,活动深入和未来教育理念的雕琢。这个无疑也会导致未来的申请在这几项专业的学习中逐渐卷向新的生活方式。

一些热门的专业比如工程类的一些专业最近几年因为物理,生物,商科等申请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同学们要更加深入的探索专业的一些细分分支,简单的讲说就是你对这个专业哪的一些细分分支或者是具体分支在什么范围内感兴趣。

学生在高中的经历也应与他们这些专业背景相一致。这就要求学生要在高中期间一定要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以及与自己未来申请的专业或者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有质量的活动和经历,同时要真正地去思考如何在未来在大学的专业发展方向或者职业发展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拓展自己在这领域的兴趣。

最直观的感受是,今年美本申请人的整体实力比往年有很大的提升,学术、思维方式和沟通能力、艺术、英语口语能力理工科出类拔萃的美国常青藤盟校学生、领导力方方面面都不一样的优秀。

以马来西亚大学的申请池为例,往年藤校或top 30名校的申请池往往都是全能型学霸的金融专业大佬,而今年排名前 50大学的申请池多是“GPA 3.9+、SAT 1550+”的学霸。

而课外活动方面,今年美本艺术类人士在申请者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丰富了很多,例如,MIT的官网也公布了2023 Fall早申录取新生特点,有一半以上申请者是作品集的制作家、登山者、锁匠、绘画师等艺术类人士都会参加课外活动或者成为管理人员、咖啡师、铁匠等。

在今年研究生申请的时候,顶尖名校录取中国学生的比例有所扩大。即使美国顶尖大学目前的录取大部分学校的学生都是直接来自国内一线城市的家长和家庭主要分布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国内一线城市,但越来越多非一线城市的录取有明显增加,美国顶尖大学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学术能力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多元背景。

这让一线准留学生,在未来圆梦时将面临更多挑战;而非一线准留学生,则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追求自己梦校的机会和空间!